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广东省积极发挥金融力量,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精准扶持,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向田间地头,助力广东农业在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目前,广东已培育壮大1500家农业骨干企业,打造1090家标杆农民合作社、1048 家标杆家庭农场,并着力加强300家现代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这些经营主体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支撑,也让金融服务与经营主体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引领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
精准滴灌,金融赋能经营主体“强筋健骨”
广东金融系统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各会员单位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农担贷”“供应链订单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从土地流转、设施建设到技术升级、品牌打造的全链条资金需求。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等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率保持高位,岭南特色水果、水产养殖等创新型险种快速发展,全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及提供风险保障金额创历史新高,为经营主体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构筑了坚实后盾。在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下,各类主体发展动能澎湃,成为引领小农户拥抱现代农业、共享发展成果的核心力量。
创新引领,金融驱动产业链条“智慧升级”
在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广东金融精准聚焦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赋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聚焦科技兴农,金融力量重点支持生物育种、智能农机、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银行机构积极为农业科研院所、种业龙头企业和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提供研发贷款与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对农业科技初创企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助推农业科技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提速。
在装备升级方面,金融支持成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普及的关键推手。为着眼农机装备全产业链,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惠如愿农机贷”,重点面向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机使用端客户,跟进全国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发放,为农业机械行业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信贷支持。聚焦农机农技,广东金融支农促进会会长单位广东农信加强与省供销社、农垦等单位合作,加大对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公司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农机生产企业金融服务,切实保障农资物料服务供给,推动农机农技创新升级,促进农业加快向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
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体系同样获得金融强力支撑。银行信贷、产业基金等多渠道资金积极投向现代化中央厨房、预制菜工厂、区域性冷链物流枢纽等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产后减损增值能力。此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在农业领域深化应用,“核心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模式日益成熟,有效盘活产业链资金流,助力小农户深度嵌入现代农业价值链。数字普惠金融也在南粤乡村加快落地,移动支付、线上信贷平台等工具极大提升了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度,为产业链各环节主体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支持。
展望未来,广东省将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会员单位将通过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广东农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广东力量。
编辑:广东社区网·共建湾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