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惠州市委组织部指导,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和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八一枪声震南粤 ——第二届“红色东江”干部教育培训座谈会在惠州举行。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叶挺、贺龙、恽代英、彭湃等后人和省内外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等出席座谈会。
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王国梁在致辞中说,这次征集征文活动,全国有19个省的专家学者踊跃参与,仅仅两个多月时间,共收到论文141篇,入选论文36篇,备编论文15篇,共51篇编进会议用论文集。收到的论文不仅主题鲜明、政治正确,而且论证聚焦、视角多元,研究具有高度、深度和新度,方法规范、价值凸显。这些论文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南昌起义及其南下东江的重要历史事件,填补了相关历史研究的空白。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继续深化对广东红色资源的研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而贡献力量。随后,他宣读了入选论文作者名单。
朱德元帅之孙刘建将军在演讲中指出,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起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提到,举办此次座谈会,纪念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这具有深远意义。他强调了南昌起义所蕴含精神的几个关键要素:听党指挥、独立自主、敢于战斗、为民而战。他号召大家继承并发扬这一伟大革命精神,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将军在演讲中回顾了南昌起义对她成长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深入研究和传承这段历史的必要性。她提到了自己沿着父辈足迹感受南昌起义的不凡历史和探索南昌起义军南下以后的情况,这段红色历史应该被讲述和传承。她还强调了向年轻一代讲述这段历史的重要性,并对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及其家属表示了深切的纪念。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南昌起义所蕴含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新一代人继续前行。
周恩来侄孙周戎在演讲中讲到,在东江、在潮汕、在惠州等地有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周恩来同志在1924年回国后,参与了东征和北伐战争,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27年南昌起义中,他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成功后起义军南下广东,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在南下途中,周恩来因病得到杨石魂等人的救助,最终安全撤往香港。杨石魂一家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铭记。我们要做的就是向他们学习,要记住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政协广州市原主席陈开枝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东江相关的红色资源,作为一种蕴含红色基因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记录南昌起义军在祖国南疆广东东江地区革命历史的珍贵资料,而且也是展示广东东江革命老区独特的文化名片。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革命老区正积极挖掘和利用其深厚的红色资源来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红色文旅资源以助力老区的乡村振兴,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焦点。他提出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打造精品展陈、强化教育功能、丰富传承利用方式等五个措施,通过发掘、开发利用红色文旅资源来促进老区乡村的振兴。
座谈会期间,多位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他们从多元的角度,论证和总结了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东江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一部主任、博导蒋建农在演讲中讲到,南昌起义是成功的,虽然主力军南下失败,但朱德率领的余部在茂芝会议保留了革命火种,后来取得湘南暴动的胜利,实现井冈山会师,也是成功的。南昌起义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是成功之母。起义的胜利在于成功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南昌起义还探索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原则,为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起义的参与者在全国各地继续坚持斗争,播撒了革命火种,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奠定了基础。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原主任、教授、博导陈述在探讨八一南昌起义与敢于斗争精神的关系时指出,八一南昌起义作为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体现了坚定的革命斗争意志、敢于向强敌挑战的勇气、不屈不挠的斗志、灵活机动的战术、牺牲奉献的精神以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自我革新精神。起义的成功不仅是敢于斗争的结果,也是善于斗争的体现,包括运用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两大法宝,并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新时代下,应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力在演讲中讲到,97年前,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中,中国共产党毅然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是在党领导下打响的,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力量,也是我们党探索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开端。南昌起义的第一枪,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打响的,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杨竞业在阐述东江红色文化的书写逻辑和当代价值时,通过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深入理解并解释东江红色文化,提出了一种研究东江红色文化的新方法。他指出,东江红色文化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东江革命斗争中创造的,由众多革命英雄、感人革命事迹、丰富革命遗存、宝贵革命经验和独特革命精神构成的地域文化,是广东红色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有机内容。他还探讨了提升东江红色文化当代价值的路径,建议通过深入理解和合理解释,激活其文化记忆,使红色文化及其革命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培根铸魂、化人育人的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广东东江干部学院与赣州市委党校、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等16家党校、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中签署仪式。
11日下午,三个分会场——“党性教育合作发展”“红色资源挖掘利用与干部教育培训”和“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东江研究”专题交流——成功举行。在这三个分会场,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的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参观了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以及高潭中洞红色革命遗址,包括中洞改编雕塑、百庆楼、红军井、红军磨坊和湖山书舍等地。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各遗址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情况。
编辑:广东社区网·共建湾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