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人文历史杂志——《国家人文历史》官方微信公众号,图文并茂+视频发出原创推文《拿捏!中国奥运强项,跳水运动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约5400字的该推文中,有很大篇幅提到了湛江籍“现代跳水技术之父”、中国梦之队的“造梦者”——原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生动展现了湛江跳水人对中国乃至世界跳水运动发展的重要贡献。
忆苦思甜 中国跳水并非生而强大
该推文提到,随着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国人民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和热情也日渐高涨。要说中国观众最喜欢看、讨论度最高的项目,我国的夺金热门——跳水运动,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跳水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这项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中国又是如何在跳水领域强大起来的?
“如果你认为中国的跳水运动生而强大,那可就大错特错。中国跳水队能够从零起步、后来居上,这背后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艰难很多。”该推文分为“历史悠久,一跃古今”“规范发展,步入奥运”“十年磨剑,逐梦跳水”等三个小标题,对中国跳水运动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有很大篇幅提到了湛江籍“现代跳水技术之父”、中国梦之队的“造梦者”——原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生动展现了湛江跳水人对中国乃至世界跳水运动发展的重要贡献。
传承发展 湛江跳水名将辈出
该推文提到,运动员们“卷”难度,“卷”细节,教练员们就“卷”训练方法。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被誉为“现代跳水技术之父”、中国梦之队的“造梦者”——原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徐益明,1942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一个农民家庭。生长于水边,他对跳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常常跟着电视上的运动员学习模仿。1956年,徐益明进入湛江业余体校学习,1960年加入广州跳水队。1972年,在获得全国冠军后,徐益明选择了退役,成为广东跳水队教练,那年他30岁。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这样的履历似乎并不算亮眼。然而,徐益明与跳水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1973年,国家体委相中了这位能干的年轻教练,将他调到了国家队。徐益明不光擅长教技术,还精心设计了很多创新性的训练方法。在当年的简陋条件下,他发明了很多成本低但效率高的训练器材和方法,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陆上训练技术的发明,利用保护带和弹网,辅助运动员深扒动作细节。当时的保护带全靠教练员人力拉拽,徐益明为此下了不少苦功夫。将水上运动搬到陆上来训练,这是此前从未有人设想过的,“那时外国人觉得我们疯了,现在全世界都这么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跳水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真正实现腾飞,在世界上建立了统治性的优势。
图源:广东共青团、湛江新闻网
跳水运动是湛江的传统优势项目和闪亮的城市名片,名将辈出,声名远扬。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徐益明以及卢森堡、陈观贤、雷振海、陈夏仁、郑观志、黄秀妮、吴国村、王友江、钟权生、陈文波、陈华明、郭艺等一大批优秀教练,产生了劳丽诗、何冲、全红婵等3位奥运会冠军,以及林小妮、陈丽霞、李蓉娟、林劲、何超、朱子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为国家、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湛江跳水健儿在国内外赛场上奋力拼搏、捷报频传,向全世界展示这座海滨城市的勃勃生机,体现了湛江人奋发进取、勇立潮头的良好精神风貌。
编辑:广东社区网·共建湾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