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广州白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稳致远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355
发表时间:2022-12-01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党建工作是基层治理的“牛鼻子”,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城市基层治理有机衔接,基层治理才能风正帆满、行稳致远。


十年间,白云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从全面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专项工作、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行街道“大工委”和城中村“大党委”等方面发力,一步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e48229b938b54e67b0e7b8ef6668c1fe_副本.jpg

白云区积极构建五级基层组织架构,确保党的服务第一时间送到群众身边(图为大纲领村党员倾听长者声音)


精干力量挂点“问题村”,基层党组织实现由“乱”到“治”


十年来,白云区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为重要抓手,以机关干部派驻基层行动为桥梁,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2013年,白云区启动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机关干部派驻基层行动,166名机关干部全覆盖进驻全区118个行政村、48个经济联社挂职锻炼,担任村或转制社区经济联社的党组织副书记。


60b8aabfe2194782b1732c90076c061b.png

白云区派驻白山村第一书记陈昭禹(右二)走访村民


驻村干部既要当好宣传员和通讯员,把国家、省、市的政策精神带下去,又要把村社干部、基层群众的呼声带上来。更重要的是,驻村干部还要当好办事员,协助村社解决民生发展问题。经过整顿,白云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水平得到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得到增强。


时针转到近五年,白云区各级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打造“4+5+1”基层党建制度(“两委”干部4项管理制度、基层党员5项管理制度、党支部星级评定制度),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而依然延续的一项举措,便是派驻精干力量挂点“问题最突出的村”。


8246cfb3a1c9490aa1f8d9159944c326.png

永平街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d208f9c44b0a493797c84cf0200a0060.png


白云区委党校举办读书分享会,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建强村班子,选好带头人。自2018年7月以来,白云区分四批派出共35名精干力量全脱产担任第一书记,助推3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第一书记肩负“解决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组织力”的重任,从村民家中到施工现场,从田间地头到山林水渠,奋战在基层第一线,践行为党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敢于啃“硬骨头”,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在他们的带动下,多个后进村破茧重生,焕发出新活力。


2021年,白云区从区直单位再选派17名有丰富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科级干部,到乡村振兴任务重、党组织后进等类型的村(联社)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建强村级战斗堡垒,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今年8月,市、区、街三级向全区48个城中村选派85名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通过建强基层组织,做大村社干部“蓄才池”,筑牢网格治理“堡垒力量”,为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赋能增效。白云区做实做细村级大学生名单制度,已摸查联系大学毕业生1.5万人,分类安排到社务助理等工作岗位开展实践锻炼,扎实开展城中村发展党员专项行动。


白云区还建立了网格平急转换机制,将综合网格内常住人口和在地经营户吸纳为“红棉堡垒员”,推动819个管控网格建立以村社干部和党员为骨干、楼栋长为主体、政府雇员和治保队员等为补充的“堡垒力量”队伍共6.9万人,在常态化治理状态下,依托微信联络群定期发布任务,并通过上门慰问、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保持调度机制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在疫情防控、三防、安全生产等应急处突情况下,这支队伍“听令而战”、第一时间响应,听从镇街、村社党组织统一调度,快速集结、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基层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纲领性指引。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心与难点。近年来,白云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着力点,以多元共治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创新,逐步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新格局。


近年来,白云区积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建设管理深度融合,围绕党对业委会领导缺失、行业监管缺位等社区治理难题,率先破题,不接转组织关系,综合采取补选党员委员、选派兼职委员等方式,在120余个业委会上组建90余个党支部,覆盖率76%。同时,白云区率先在没有业委会的住宅小区成立230余个业主党支部,主导成立业委会,担任“八小时外红管家”,配套建设50余个物管公司党支部。


bf7ae400991b4441a979e1f8ac86d452.png

京溪街云景花园业委会党支部发动党员“站桶”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2021年8月底,白云区迅速响应广州市委号召,织密织牢组织体系,推动7.9万名各级各类党员全面下沉居住地,编入网格、小区、楼栋。依托把支部建在经济社、业委会、住宅小区上的工作基础,白云区优化完善党组织覆盖体系,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全覆盖建成网格党支部3025个、网格党小组5164个,划分4.7万块党员责任区,构建形成“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综合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基层组织架构,确保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达到千家万户,党的服务第一时间送到群众身边。


a9055fd205bb40bca5cba65f2287bcbe.png

大源村党员突击队队员走访群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了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白云区针对基层党建薄弱环节,推行党员述职述责述义务、全面建立临时党组织、常态化组建党员突击队、全面选派第一书记、组建基层党建宣促队等5项措施,全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精细化品质化工作提供强大动能。


白云区委组织部方面介绍,今年以来,白云区进一步拓展区域统筹、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率先按照“1+5+X”机制在城中村组建48个“大党委”,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将区域内经济联社、村改居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等作为成员单位,吸纳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企业员工、居民群众、志愿者等服务队伍资源组建智囊团,制定并下发“六个一”工作参考指引,明确共建共治、共商共议程序规则,推动各领域党建力量在基层握指成拳。


◆ 数说十年


党建引领在白云区结出丰硕果实,助力全区社会治理工作出新出彩。


十年时间里,白云区的党员人数从4万余名增长到如今的5.6万余名,党支部数量从1500余个增长到现在的近4000个,已实现1700余个经济社、330余个住宅小区党组织全覆盖;率先推行“大工委”“大党委”“大支部”机制,目前全区有街道“大工委”20个,街辖社区、城中村全覆盖建立“大党委”312个、经济社“大支部”426个。同时,白云区积极推动党的领导向最末端延伸,目前全区已组建3025个网格党支部、5164个楼栋(单元)党小组,划分4.7万块党员责任区。


◆ 十年样本


五龙岗村:激活党建“引擎”,深入开展党建共建行动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党员家门口挂着铭牌亮出身份,“白云美湾”美丽健康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健康城净水厂犹如一座小公园,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党群文化广场为村民增添休闲好去处……走进钟落潭镇五龙岗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党建氛围与蒸蒸日上的生活气息。


852691ab1ba54bcea04936de9fa24773.png

五龙岗村党建文化广场


自2018年起,白云区持续向五龙岗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选优配强驻村工作组,为该村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该村抓住机遇,不断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动村域综合软硬环境提升,加速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基层综合治理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如何激活基层党建“引擎”?五龙岗村制定全市首个村级党建引领村庄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打造“星耀五龙”党建品牌,围绕“七好民生工程”要求,聚焦城中村“党建、治理、文明、生态、经济、民生”六大方面,规划引领,品牌带动,明确20余项具体任务和30余个实施目标,落实任务清单化,保证党建“引擎”油路畅通、动能持久。


作为白云区美丽健康产业核心腹地,五龙岗村党委与村域范围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强化沟通交流,扭住党建原点,创新实施党建共建,牵头搭建村级大党委。党建共建行动实施以来,24家共建单位同步发力,全部纳入村级大党委整合共建资金,全覆盖建设网格党支部村企共建阵地13个,该村与白云产投成功合作开发10万平方米村级工业园,与白云公资成功签约“大物管”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出租屋“统租”超百套,“统管”超2000套,切实将共建成果转化为“富民、惠企、强村”实效。


一个网格党组织就是一方堡垒,一名网格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针对网格底数不清、党员难组织、作用发挥不扎实等“老大难”问题,五龙岗村通过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实施“三个一”、加强网格融合等举措,在网格党支部作用发挥上探索出了有效路径,实现网络全覆盖、服务零距离,全力打造基层善治的样板。


江夏村:建强组织建设“主心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黄石街江夏联社作为广州市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示范点,全面推行城中村“大党委”——经济社“大支部”——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运行机制,推动组织体系全覆盖嵌入城中村治理,进一步激活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红色引擎”。


4471e9cf0d4541c880fdbd6bca93e878_副本.jpg

江夏社区居民参加文体活动


成立8支党群志愿者服务队、组建10个经济社“大支部”、划分86个党小组和231个党员责任区……江夏村全面加强“大党委”在城中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以及党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建强做实基层“堡垒力量”。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凝聚起出租屋管理、群防群治、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城中村治理工作的最大共识和最大合力,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


得益于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增强,江夏案件类警情已连续三年下降,其中2022年截至9月25日,江夏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4%,有力推进了“平安江夏”建设。


党建阵地建起来,党建氛围浓起来。近年来,江夏村积极推动党建阵地融入城中村建设,科学选址建立党群服务中心1个、党建公园2个、经济社党群服务站2个、网格党群服务点1个,升级打造党建宣传墙,增强党建宣传教育,丰富社区党建文化元素,实现党建教育场所由室内向室外延伸,让党员群众潜移默化受到红色文化熏陶,推动党建阵地成为团结党员群众参与城中村治理的红色“根据地”。


● 声音


白云区派驻江夏联社书记助理方涛:以基层党组织发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


白云区派驻江夏联社书记助理、区住房建设交通局公路管理科科长方涛认为,加强城中村党组织的组织力量和领导力量,通过“强组织”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城中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依靠基层党组织发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才能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在黄石街江夏联社担任书记助理两个月来,方涛体会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易。“刚来的时候,面对厚厚的工作方案和一项项繁琐任务,我曾感到困惑和迷茫。后来,我通过与村社干部谈、与村民谈、与来穗人员谈,并徒步走街串巷,白天走、夜晚走,逐步找到了工作方法,基层党建工作需要沉下心来做。”方涛坦言。


方涛表示,基层党组织能否切实发挥效用,关键要看能否赢得群众的信赖。在江夏联社推行统租统管工作之初,部分群众由于不了解政策,产生抵触情绪,该联社工作人员便通过会议宣讲、入户宣讲、干部带头的形式,深入基层普及政策、答疑解惑,逐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今已有不少群众主动到联社来了解相关情况和提出签约意向。


“基层党建工作是锻炼人的大舞台,是党员干部茁壮成长的重要一课,我将继续着眼于群众的切身利益,耐心细致地做好这份工作。”方涛展望道。



来源:白云融媒    记者张智虹 

图:石建华、黄宇菁 摄、资料图片

通讯员:白云区委组织部

编辑:王雯哲 审核:周密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