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责任与专业,照亮困境中的童年——白云区太和镇多方联动守护流动儿童纪实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322
发表时间:2025-10-20
最新广东社区头图.GIF


“谢谢你们,让我们一家感受到了在异乡的关心……”2025年中秋节前夕,在太和镇大沥村一间田间小屋前,流动残疾儿童小花(化名)的奶奶眼泛泪光,向太和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以下简称“未保站”)、“双百工程”社工站及大沥村委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节日的慰问品,更是一份贴心的守护。这温暖一幕,是太和镇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开展重点流动儿童帮扶工作的生动缩影。


图片 1.png

(中秋前夕,大沥村儿童主任与太和镇社工站社工对小花进行了慰问)


精准发现:基层网格中的责任担当


眼前的情形,令人揪心:盛夏炎热,广西16岁的小花因一级多重残疾无法言语、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被独自安置在昏暗闷热的房间里,坐在垫子上,眼神空洞。屋内蚊虫滋生,环境堪忧。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是她的主要照料者,他们既要种菜维持生计,又要承受长期照护的身心重压,奶奶在与社工的交谈中数次流下无助的泪水。


面对这一复杂严峻的个案,太和镇未保站展现出高度责任担当,2025年8月29日,未保站迅速联动儿童督导员、大沥村儿童主任、双百社工成立工作小组,完成对这名16岁多重残疾少女的首次专业评估,将小花列为区重点流动儿童,一场围绕着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护蕾”行动全面展开。


专业介入:多部门联动的系统帮扶


在太和镇的高度重视与统筹指导下,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个案讨论会,共同为小花家庭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多层次、跨领域、持续性的系统性帮扶方案。


大沥村委积极响应、全程参与,在个案会商中主动提供小花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动态信息,协助核实相关家庭资料,为系统性帮扶方案的落地执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双百”社工依托严谨的个案工作方法,逐步与奶奶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其诉求,提供情绪疏导支持,缓解奶奶照顾压力;全面收集家庭信息,评估小花身体状况、用药需求及家庭经济结构;同步迅速链接应急资源,及时提供电热蚊香液、食品等生活物资,缓解其燃眉之急。


图片 2.png

(白云区未保中心指导开展个案会商)


同时,一场跨地域、多部门协同的长期帮扶机制全面启动。一方面,社工持续与在深圳务工的小花父亲保持沟通,引导其增强家庭责任感;另一方面,太和镇未保站联合大沥村委,主动与小花户籍地相关部门反复沟通、核实政策,确认其低保与残疾补贴待遇情况,并就后续服务达成共识,建立起两地信息互通、协同跟进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了系统化、可持续的帮扶闭环。


(社工与户籍地民政工作人员沟通小花的情况)


笑见彩虹:责任与专业最好的证明


持续的帮扶,如涓涓细流般改变着这个家庭的温度。小花的爸爸从最初沟通不畅,转变为主动配合工作;在工作小组的专业介入下,小花活动的区域安装了小风扇,地面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改善,小花的眼神不再空洞,甚至闪露出对周围环境的好奇。爷爷奶奶的脸上也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不再像从前那样无助和绝望。风扇轻轻转动,带走了夏日的燥热,也吹散了这一家人心中的阴霾。


近日,户籍地村委联系爷爷,邀请他们于春节前携小花返回,届时将与镇政府共同商议小花的长期照顾安置方案。更令人振奋的是,太和镇收到了来自户籍地村委的感谢信,这不仅是对本次工作的极大肯定,更是两地协作机制成功运行的有力证明。


(太和镇收到小花户籍地的感谢信)


小花的案例,充分彰显了太和镇在个案会商中统筹协调、精准施策、专业介入、通力协作的强大合力。从主动发现到精准评估,从紧急援助到长效规划,从本地帮扶到跨地联动,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太和镇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深度、精度与温度。


未来,白云区太和镇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服务精神,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让每一个困境儿童都能在社会的守护下,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拥有被照亮的人生。


编辑:广东社区网·共建湾区美好生活

有边界尾图.jpg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