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广州发布“两个规划”,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发展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340
发表时间:2022-11-28

至2030年,广州将打造20个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200个儿童友好示范镇(街道)、500个儿童友好基地,以及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医院、学校、公园、图书馆、科技馆,拓展儿童友好活动空间,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全民共建的氛围达到新高潮。


7月19日,广州召开《广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以下简称“两个规划”)资讯发布会,广州市妇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及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在现场就妇女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福利、环境、法律保护领域的权利的进一步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体现出广州市近年来从政策高地到各行各业对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事业的高度关切,彰显出全市共建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浓厚氛围,集中体现广州发展成为友爱亲切的儿童友好城市的信心与决心。


3148b0191e31474bae812656927bf5bd.png


【率先实现】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


广州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儿工委办主任、市妇联主席龚红介绍,迄今为止第三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前期规划即《广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圆满实现115项可比量化指标全部达标,达标率100%,完成率在全省21个地市中名列首位。2011-2020年,全市在儿童保障事业中逐渐形成并牢牢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完成这一周期国家两纲以及省、市两规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并且已经实现部分新规划指标目标值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例如,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儿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分别达到51.11%和87.04%;全市11个区全部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儿童福利保障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社会救助、困境儿童保障标准等30多项民生指标居全国前列,困境儿童分类帮扶等15项“广州样本”“广州经验”全国推广。儿童成长环境全面优化,关心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全面形成。

 

29744bd5b1104a7aa45a83b27e0a29e9.png

在今年1月,广州市白云区举行了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全民共建启动仪式

 

【七大领域】发力助推儿童事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据悉,《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牢牢立足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进展的总体目标,在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领域进一步出台一系列积极举措,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程、普惠托育服务专项工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净网护苗工程等全方位多项重点工程落地开花,力争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再创辉煌,广大儿童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儿童事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龚红指出,一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将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紧密围绕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要求出台政策方针,将儿童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同全市“十四五”发展目标高度融合。下一阶段,全市将立足“两个规划”任务目标,计划打造20个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200个儿童友好示范镇(街道)、500个儿童友好基地,以及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医院、学校、公园、图书馆、科技馆,拓展儿童友好活动空间,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全民共建的氛围达到新高潮。

 

bc519aa07cf74adf832b3b9bde07f70b_副本.jpg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介绍,新规划针对儿童与教育发展领域提出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普惠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85%的目标。


为凝聚社会力量织密未成年人普惠教育高质量发展网,下一阶段,广州市将全面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创新,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全市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每个镇建有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镇适当增加公办园数量;巩固提升“5080”(指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攻坚成果,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以上;此外将建设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已批准成立),强化市属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2066acd5006741bcacbd0cc3ccc16c09.png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忠奇表示,新规划要求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四个健康核心指标分别降至7.5/10万、2‰、2.8‰、4‰以下,同时要求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实现地市级全覆盖、县级覆盖率达到90%。指导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下一阶段,广州将加快构建一站式婚育服务中心,为新生儿安全保驾护航;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儿童福利保障和救助制度体系,重点设立儿童大病重病救助专项基金;加强儿童动态管理和分类保障,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儿童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儿童健康、学籍、出生医学证明、户籍等信息核查共享,动态管理和监测儿童的健康、学习和生活状况;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儿童保护机制,完善县、镇、村三级基层儿童保护机制,继续夯实构建家庭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01cf5b27c58b40f2b6c6037113004841.png



广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于海澎表示,市公安机关一向高度重视反家庭暴力工作,新规划重点强调反家庭暴力领域保护、调解、惩戒工作,将反家庭暴力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未成年人家庭保护落实落细,利于在全市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规划实施后,市公安局将从三方面进一步推进反家暴工作。一是继续依法打击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对家庭暴力案件情节轻微的,遵循既要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家庭团结的原则,对施暴者予以批评、训诫;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家庭暴力施暴者,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坚决依法予以查处;二是进一步强化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强化公安机关与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对家庭纠纷疑难和重点问题开展联合调解,不断提高调解的效果。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家暴受害者的救助和保护,最大限度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暴力预防和制止工作措施。发挥基层派出所职能优势,配合妇联、民政、社区居委等部门,面向家庭深入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加强对“黄、赌、毒”等诱发家暴因素的综合治理,切实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广东社区中心 孙睿

编辑:曹颖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