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泳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白云区龙归街有这样一群“青”力而为的疫情防控“生力军”,行走在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主动担当,坚守在各个岗位,以奔涌的“后浪”姿态,在抗“疫”的战线上散发着青春光芒。
万能队长:“小家”藏心里“大家”守身边
危难时刻显本色,龙归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军转干部肖毕超,还有另一重身份——龙归街第二防疫应急战队队长,隐忍坚强的他,成为了本次支援兄弟街队伍的“硬核”担当,从短短两个小时召集组队出发,到长达20余天的支援坚守,在统筹协调战队运转、社会面管控、物资配送、“扫楼”排查、商户信息摸底统计等工作中,总能看到他风雨无阻、不舍昼夜的奋战身影。肖毕超作为队长,既是战斗员又是指导员,工作角色“一键切换”的同时尽显铁汉柔情。“现在开始有零星小雨,请各位同事工作时注意不要湿身,别着凉,保重身体是第一要务。”不仅如此,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与队员们沟通,为他们加油鼓劲,有效提高了团队凝聚力,高效完成了各项支援任务。从支援兄弟街回来稍作休整后,他又接续投身到辖内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队友们常说:“有超哥在,就放心!”
(左一为肖毕超)
同样作为龙归街应急战队队长,李志忠不管什么时候接到电话,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带领队伍赶赴疫情防控一线,以最短时间了解临时管控区的基本情况,并迅速召集、向队员们传达工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全程参与,亲力亲为,与队员同心协力,采取分组包楼栋的方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有条不紊地开展楼栋服务,并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在物资接收配送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暖从细,保障居民生活。
爬楼“大白”:小身板里 蕴藏着大能量
“98后”青年徐郡苑是龙归街今年新入职的公务员。入职不到两个月的她,成为了龙归街第二防疫应急战队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虽为“新兵”,却褪下稚气,迅速进入战斗角色,协助做好入户登记摸排、核酸检测扫码等工作。由于临时管控的城中村大多是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楼梯又长又陡,她只能每天和医护人员一起爬楼为高风险区的群众提供上门核酸服务。一栋楼有六七层,平均每天要爬十几栋楼,工作量不小。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几层楼下来就会全身湿透,但是她从不掉队,从无怨言,始终以乐观心态服务群众,在小马路边歇歇气后,又继续爬楼,继续工作。
在疫情防控一线中,和徐郡苑一起工作的搭档还有陈瑞琳,她是一名“80后”。因连续作战,在爬楼上门扫码的过程中出现了低血糖,晕倒在楼梯间,随行队友发现后迅速将她送回休息区,及时给她补充了水分及糖果面包等食物。经过短暂的半天休息后,第二天她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为队友多分担一些工作,为疫情防控多出一份力。
据了解,徐郡苑、陈瑞琳是龙归街第二防疫应急战队里唯一的两名女生,但她们没有提出过任何特殊照顾的要求,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连续奋战了20多个日日夜夜。上午的核酸扫码工作结束后,她们转身变身“细节控”,投入到整理采集名单、贴好采样管以及核酸补漏等工作,提前为明天一早的核酸检测做好充分准备,用细腻与坚韧、耐心与温情,为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贡献“她力量”。
(左一为徐郡苑)
幕后先锋:24小时不打烊 只为万家灯火
与病毒抢时间、争速度,白云区龙归街有这样一群“幕后战士”,他们全天候待命,夜以继日,追溯重点人员活动轨迹、排查密接者、精准转运重点人员,奋力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守护着辖区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刚刚又收到一份需要核查的人员名单,我发到工作群上了,请大家马上对人员情况进行核实。”凌晨1点多,接到电话的流调先锋小队队长缪洪涛,不敢耽误一分半秒,第一时间带领队员分工作战,“流调溯源必须分秒必争,我们多抢一秒钟,病毒就少了一秒钟的传播风险,群众也就早一秒安心”缪洪涛说。
据悉,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抢抓黄金处置时间格外重要,为此,龙归街抽调各部门约20名精干人员组成龙归街流调先锋队。90后的李航、胡凝宇就是其中一员,经过专业培训及坚守流调一线的实战磨砺后,他们从最初的生疏询问,到现在的熟练沟通,能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汇总形成详尽的流调报告。每天,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本笔记本就是他们标配和真实的工作写照,任务一轮接一轮,常常忙得错过吃饭时间,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达旦,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正是流调先锋小队里的每个人紧密协作,深挖细查,抓住流调黄金1小时,全力以赴做好流调溯源,以便能够对重点人员及时落实科学管控。
(中间是胡凝宇、右一是李航)
“90”后冯泽铭是龙归街疫情防控专班的副班长,主要承担协调落实辖内重点人员转运、重点人员排查、居家隔离人员管控、优化核酸采样点布局、数据统计、应急响应等工作。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总能剥茧抽丝的找到工作方法。为保证第一时间响应工作不受影响,冯泽铭全身心地投入战斗,吃住在单位,随叫随到,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更是常态。
“我们做的工作只是疫情防控工作当中的一小环,还有还坚守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的同事,他们的工作比我更加辛苦。”在疫情考验面前,龙归街还有很多冲锋在前的队长、青年人,他们如一颗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牢牢钉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钉在哪里,便坚守在哪里。
编辑:广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