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以案说法·广东林业法治三人行专题节目开播,林业法治之帆护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273
发表时间:2023-12-14


12月10日,广东省林业局联合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基于《以案说法》栏目打造的《以案说法·广东林业法治三人行》专题节目开播,以“普法主持人+林业法治工作者+普法律师”的“三人行”创新方式,从三个角色的不同的视角同时开展林业法治宣传,在群众中广泛传播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普法的理念,一起用林业法治力量守护绿美广东。《以案说法》栏目由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普法办公室指导,是广东经济科教频道打造的一档兼具资讯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节目。通过以案释法、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社会群众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讲法理、明情理。特设“在线问律师”版块,发动各个领域的法律专家,为广大群众、企业解答法律问题,持续打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社会和谐氛围。



《以案说法·广东林业法治三人行》专题节目第一期以古树名木为主题。“古树名木在被我们呵护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财富。比如增城挂绿荔枝古树,它的一个果子就能卖到几万元!”第一期“林业法治三人行”节目的林业法治工作者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黄华毅就生动地道出了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林业法治三人行”的普法律师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陈颖之律师则顺着就这个比较受关注问题进行了普法。在合理利用古树名木方面,有怎样的规定?陈颖之律师介绍,根据《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旅游等活动。



如何界定古树名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黄华毅在节目中展开普法: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第八章就对古树和名木的定义、保护、管理作了专章规定。黄华毅介绍,古树名木包括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古树,一个是名木。树龄在100岁以上的,就是古树。而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就是名木。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也是分级别的。对树龄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对树龄一百年以上不满三百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对名木和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实行特别保护。“处于广州市花都区的洪秀全故居里的这株古龙眼树,由青少年时期的洪秀全亲手种下,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既是古树又是名木,应实行特别保护措施。”黄所长以拍摄地所在的洪秀全故居的龙眼树为例,对何为古树名木进行了生动普法。


f928712db28b422ce740cee8c0f7f04.jpg

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省,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成就。截至2022年底,广东现有已登记古树名木84390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761株,300至499年之间的古树4846株,树龄100至299年之间的古树78703株,名木80株。为了保护这些古树和名木,广东近几十年来持续出台保护措施,相关举措和保护成果走在全国前列。今年7月,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让这8万多株古树名木进一步实现“老有所依”。



林业法治宣传教育是坚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法治保障的重要抓手。广东省林业局携手广东经济科教频道,通过打造《以案说法·广东林业法治三人行》林业法治普法品牌,将纸面上的法律条文结合生动案例、鲜活事例,让法律条文更加直观易懂,让法治思想根植在观众的心里,提高了普法的质效,是落实“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又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节目宣传、互动,在民众中进一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共同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尾图(无二维码).png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