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份责任,重如泰山。正是心怀对患儿生命认真负责的态度,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治医师霍琼芬在成为社区家庭医生后,线下坐诊+线上应诊成了她工作生活的日常。尽管工作、生活没有了明确的边界线,但一想到儿科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霍琼芬还是欣然担起了这份责任和使命,乐之不疲、不厌其烦地在线下为患儿诊疗、在线上为患儿家长解答疑难,让孩子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换来患儿家长的安心、舒心和放心,做儿童成长路上的“健康卫士”。
【人物简介】
霍琼芬,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治医师,硕士学历,白云区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会员。曾在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工作5年,有近10年的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基本处理。主要对呼吸系统如小儿急性喉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系统如小儿腹泻及感染性疾病如发热、出疹性疾病等有较丰富的经验。
命运的安排,与儿科结缘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一旦生病,众人着急。可想儿科医生接诊面对的不仅是患儿,还有围绕在患儿身边的整个家庭的压力。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等待时间稍长,指责、谩骂、投诉,甚至拳脚相向。故而业内又有“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做小儿科”的说法。
说起当初选择儿科的初衷,霍琼芬医生笑言“那是命运的安排”。原来,当年她毕业后,由于所学专业科室岗位已满,恰好儿科又需要医生,考虑到儿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领域,尽管对儿科的种种“不招待见”已有耳闻,但凭着初生之犊的无所畏惧,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儿科。
选择了当一名儿科医生,就要坚定地走下去。霍琼芬表示,由于患儿年龄小,患病时极易哭闹、不易配合检查,医生在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孩子的情绪,还要照顾家长的焦虑情绪,很多时候孩子不能清晰地表述问题,大多家长对疾病缺乏认识,描述也存在一定偏差,这就需要儿科医生通过相应的检查或临床经验进行辨别和诊治。另一方面,儿科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也非常考验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准确度,需要医生对家长说明孩子的病情及诊治方案,并告知注意事项,进行健康宣教。
回顾自己在三甲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工作5年、儿科临床一线工作近10年的经历,霍琼芬认为,要当好一名儿科医生,需要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首先要有“爱心”,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有爱心才会对儿科职业热爱,对孩子产生关爱;第二要有“耐心”,孩子不能准确地描述、总是哭闹、抗拒检查等,医生要不耐其烦地询问家长并用各种方式让孩子配合检查;此外,非常重要的是“责任心”,医生面对的是患者的生命,需要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
正是凭着这“三心”和精湛的医术,细心温柔的霍琼芬医生始终坚守做医生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患儿解除病痛,当好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强守护者,光荣地被评选为广州市白云区“基层儿科首席医师”。
社区的医生,健康守门人
来到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霍琼芬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因为社区医生不仅只是看病,还承担着社区健康宣传和辖区居民健康管理等任务,需要经常到居委、幼儿园、广场等进行义诊、体检、健康宣教以及上门随访等工作。与在大医院当医生最大的不同,社区医生为了方便群众,需要将自己的微信公开便于居民添加,成为辖区居民的家庭医生,这意味着随时都可能会有居民在线上咨询。霍琼芬坦言,一开始还真有点反抗情绪,“但考虑到每个家长因为孩子病情紧急并且信任才咨询我,也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肯定”,于是很快就坦然接受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从家长的角度出发,霍医生总会耐心地根据家长的描述结合孩子病情,一丝不苟地对家长进行用药指导和讲解,减缓家长的焦虑,让孩子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霍医生表示,从业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例挺多,之前在三甲医院住院部时就有不少抢救时刻至今仍记忆犹新。来到社区医院后,让她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是有位家长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得到家长的信任,是当社区医生最大的满足”。
今年10月7日,一名小宝宝的父亲陈先生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口碑好,医术高明见奇效”的锦旗亲自送到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感谢霍琼芬医生对宝宝健康成长的保驾护航。原来,陈先生的宝宝一直感冒、拉肚子,在其他医院就诊后病情依旧反复。因宝宝高烧,陈先生带着宝宝来到就诊。霍医生耐心问诊、细心诊断,经过治疗后宝宝的病情得到好转。陈先生激动地说:“霍医生还不厌其烦,在微信上指导我们怎么用药和照顾小宝宝,真是太感谢她了!现在我们一家都在这签约了家庭医生,心里特别踏实。”
就像当年坦然听从命运的安排,霍琼芬也安然接受了作为社区医院儿科医生工作与生活模糊了界限的方式,当好辖区居民群众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信心的增强,全区在行动
一直以来,居民群众对基层卫生机构医生的信任度不够,对孩子疾病又缺乏足够的认识,担心孩子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不论孩子病情轻重,都爱往大医院跑,导致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候诊时间又长,大大增加了患儿交叉感染的风险。
近年来,白云区持续优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就医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儿科为例,今年8月白云区医学会举办了“基层儿科首席医师”孵育暨基层儿童保健诊疗技术学习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霍琼芬医生就是其中的一名学员。在霍医生看来,为增强群众“家门口”就医的信心,除了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保障外,还需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满足不断日益增长的群众看病需求。
为此,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其岭南中西医联盟单位,中心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三甲医院专家“请进来”,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出去”,开展了一系列三甲名医进社区义诊活动。同时,依托儿科联盟的支撑,定期开展义诊科普宣传活动,通过儿科特色品牌建设,加速培养专业儿童诊疗团队,为辖区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全面、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较多、许多家长下班后或者等孩子放学后才能来就诊的情况,为方便社区居民,三元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了夜诊服务(周一至周五17:00-21:00),有效缓解了当前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压力,全面满足患儿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