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我的社区我的儿科医生|白云金沙儿科医生刘霞:治病之余,同步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也很重要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183
发表时间:2023-12-08


从10多年前初出茅庐在大医院里首次面对的病人就是患有血液病的孩子,到后来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再到如今在社区卫生中心当上儿科、全科医生,广州白云区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主治医师刘霞就注定了与孩子、儿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从最初的专注于治病救人,渐渐发展到治病之余通过加强对家长、孩子的日常护理和未病先防,提高孩子的自身免疫力,降低孩子患病的几率。刘霞医生的这一转变,与千年以来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正是契合,也是“预防为主”这一我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



【人物简介】


刘霞,白云区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兼医务科科长、儿科主治医师、全科医师。毕业于吉首大学,曾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工作多年,在儿内科的疾病诊治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获“白云区首席儿科医生”称号,为提高社区诊治水平努力开展各项新业务、新技术。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消化不良、积食、过敏性皮炎等;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以及外科的急诊处理。


努力提高技艺,让患儿少受罪


大学毕业后的刘霞,进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作,最早接触的就是儿童血液病区的孩子。每每看到一个个家庭为了让孩子活下去而倾尽所有的付出,看到很多忍受着治疗带来巨大痛苦的患儿仍然坚强、勇敢、懂事、善良、乐观,刘霞为他们的坚强所折服的同时,也暗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少受罪。例如,将操作技能练得更熟练,这样患儿在做腰穿、骨穿等痛苦治疗时能够一步到位。“虽然很多时候我的这些行为不一定能够改变他们最终的结局,但是仍怀着一点点的期盼,希望奇迹能够更多一点。”刘霞动情地说到,自己平时不怎么看朋友圈,但手机里依然保留了当年很多家长的联系方式,总会默默地关注他们的朋友圈信息,还有好几个长大的小朋友经常在微信里互动,彼此送上祝福。从医患到朋友,正是对一个医生最美的赞誉。



加强健康宣教,让孩子少生病


后来,刘霞结婚、生子,渐渐懂得为人父母的不易,也才开始明白当初给前来看病的患儿家属说的一些注意事项欠缺操作实际,“那时我才明白,只有自己做了家长,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刘霞坦言


也是从此时开始,因在大医院常年超负荷的工作让身体健康状态变差的刘霞,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顺理成章地,她来到了金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上了一个基层医生。


与在大医院工作不同,基层医生的角色,更像是一方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在刘霞看来,作为基层医生,面对的病人更多是患有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许多病人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原因,容易引发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就拿儿童来说,很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实是可以通过预防减少发生的,尤其是呼吸道疾病,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药物治疗,“当然,该治疗的时候也一定不能犹豫”。来到基层后,刘霞开始思索,如何对不同家长给出适合他们的、实操性强的注意事项建议或日常带娃建议?只有用他们懂的方式去解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儿科医生+全科医生的身份,让刘霞更便于推行“因材施教”。


金沙社卫中心推出了儿童肌骨矫正检查项目


刘霞表示,社卫门诊的患者大多是比较稳定的人群,常常是从服务一个家庭几个月大的婴儿,到几岁的老大,再到生病的父母和年长的爷爷奶奶们,也与每个家庭建立了相应的联系,对于每个家庭的文化水平、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度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相对来说,面对不同的家庭,自己心里也有了“底数”,要用怎样的方式更好地对每个家庭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经过不懈的学习和当妈妈后的经验总结,结合这么多年在门诊的实际应用和宣教,刘霞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临床的治病和预防方式,并为大部分门诊患者家属所受益。


得到辖区居民认可的同时,妙手仁心的刘霞也被居民广泛传播到社区之外、朋友圈之中。不少家长带着患儿慕名而来,前几天就有一个家长从海丰专门带孩子来找她看病,也有家长带着一直没能治好的孩子来寻“断尾”之法。


那么,刘霞医生究竟有何“神奇”妙招?“我觉得我受到认可,不是说我的专业水平有多高,或者说我有什么独家秘诀”,刘霞坦言,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她把他们的孩子为什么会生病、目前的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后续的治疗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或者情况下需要复诊等娓娓道来、反复叮咛,而且注意事项具体到日常的吃喝拉撒的每一细节。这样的细致、认真和一丝不苟,既让家长懂得了孩子生病的根由、打心底里更好地配合医生,一起共同治好孩子,还能让家长了解到在日常中如何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我现在的工作重心除了治病,就是做好健康宣教的工作,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受益,减少孩子受病痛折磨”。刘霞经常同小朋友们说的是“我希望我们以后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多见面,不要再医院见面”,而她希望听到的是“医生,好久不见”,而不是“医生,我们又来了”。


当然,工作中也定有不和谐、不被理解的委屈,但当看到孩子们童真的笑容,稚气地对着她喊一声“姐姐好”、一句面带笑容真诚的挥手“再见”,把一颗不舍得吃的糖果也分享给她,给她送上漂亮的贴贴纸、一幅在看病的十几分钟画的简笔画,还有孩子恢复健康后的活蹦乱跳以及家长们安心的笑脸,这一切,都让刘霞觉得再多的委屈、不被理解,都是值得的,也成了她前进的源动力。


为了孩子健康,可以尝试更多


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云区持续优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质量的就医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特别是在强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方面。


以金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中心为孩子们增加了不少服务、增设了许多儿童友好设施。例如开展了“儿童洗鼻治疗”项目,同专业团队合作开设了针对儿童的“肌骨矫正中心”;通过建设整改,优化了儿童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的环境;增设了符合省级预防接种标准的恒大绿洲预防接种门诊;今年则更新了全自动疫苗接种设备,提升了中心的服务能力。


作为基层儿科医生,刘霞对家长们提出的留下联系方式的要求基本都会应允。所以,很多时候她还没出门诊,或者小孩忽然有什么急事,家长们的电话就会随时随地地打了过来,她也会在能力范围内及时回复、协助家长处理,或者给家长一些建议。尽管生活被打扰,但在刘霞看来,通过与家长们的交流、及时反馈,有助于提高她对日常门诊疾病的处置能力,积累更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升自己包括社卫儿科的整体专业能力和水平。


此外,作为儿科医生,刘霞认为需要做得更细心。例如,这个药是什么味道、这个治疗过程会是什么感觉、孩子能不能配合吃药、能吃下去多少。因为,再好的药如果孩子不能吃或吃不下去,也是达不到治病的效果。所以,她会品尝儿童药,大概知道是什么味道,也去体会一些例如洗鼻治疗等常用治疗手法的使用感,在接诊中特别了解孩子的配合度,以便针对孩子的不同喜好、配合程度,开出最适合的处方和治疗方法。“对孩子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刘霞一语中的道出关键所在。


金沙社卫中心推出了儿童洗鼻治疗服务


基层医生是构筑全民健康的基础力量。正是像刘霞这样的基层医生,用智慧、笃定和赤子之心,默默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为辖区居民服务,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尾图(无二维码).png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