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我的社区我的儿科医生|白云同和儿科医生朱加军:在成为优秀儿科医生的路上全力奔跑着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257
发表时间:2023-12-06


儿童健康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今天,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就是祖国的建设者。儿童健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圆。白云区同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治医师朱加军也同样怀揣着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每一位就诊患儿恢复健康的“儿科医生梦”。



【人物简介】


朱加军,白云区同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治医师,1996年6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工作以来,遵纪守法,积极学习临床医疗知识,努力提高临床医疗技能,曾在三甲医院进修儿科专业一年,完成广州全科医师培训。近30年来,始终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合理,安全,有效服务好每一个患者。擅长儿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及急诊处理、康复指导。


说起入行的初衷,朱加军坦言,自己童年期间体弱多病,老往医院跑,看着为自己累坏了的父母,深深感受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幸福,便暗下决心立志学医,希望能对儿童健康提供专业的帮助。于是,凭借努力学习,朱加军考上了湖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在毕业后当上了儿科医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重要且必要


“大医院的儿科医生在医疗专业方面能力更广博、更深厚。特别在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小儿外科、急救处置方面有绝对的专业技术优势,他们临床工作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在谈及在大医院与在社区当儿科医生的不同时,朱加军非常敬佩大医院的儿科医生,也将他们视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而身为社区儿科医生,担当的角色也很重要,“主要针对常见疾病的内科治疗与康复,以及健康理念专业指导及宣教”。


在日常接诊中,朱加军发现,不少家长对小儿的健康知识及实践方式缺乏了解,有少部分家长更缺乏基本的健康素养,从而导致在就医过程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就诊后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就诊效果及体验等诸多问题。因此,在诊疗过程中,朱加军一方面要对家长们进行一定的健康知识科普,另一方面,除了聆听患儿监护人的病情描述外,还会对患儿身体状态进行观察和必要的相关检查,在综合所有相关信息后进行综合评估,才作出合理诊断,可谓慎之又慎。同时,他还向患儿家属如实告知患儿目前诊断结果、治疗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让其清晰明了,以消除家长们的认识误区,提高配合度,增强就诊后执行的效果。



对患儿的诊断须慎之又慎


都说儿科是“哑科”,由于小儿不会说话或是表述不清,家长的观察又不到位,儿科医生的专业诊断就须尤为慎重。在从业过程中,朱加军曾遇到了一个让其震惊的病例。某天接诊了一个大面积单侧小腿电灼伤的孩子,此时,孩子的小腿肌肉已因电伤而坏死,首诊时外科医生给予了清创包扎和抗感染处理。一周后,患儿出现发热、不能进食的情况。当时,朱加军查看了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孩子神志清晰、双侧面颊肌肉紧张呈强直状态、心肺正常,临床判断孩子为破伤风。于是,他立即查看院后的诊疗记录,竟发现孩子并没有破伤风抗毒素注射记录。这让朱加军和其他儿科医生都惊出一身冷汗,也深感临床医疗需要精准专业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在朱加军看来,一名合格的社区儿科医生除了要热爱工作岗位外,还要对患儿有爱心、包容心、耐心,工作中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合理、安全、优质地服务好每一位患儿。而一个优秀的儿科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爱岗敬业、工作时细心、有耐心,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拥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还得有健康得身体、强大的心理素质及快速得应变能力。“我还处在努力成为优秀儿科医生的路上”。朱加军谦虚地说到



做好居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近年来,白云区持续优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完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就医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社区儿科医生的一员,朱加军认为,要加强社区儿科医生临床理论与实践技能、医患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加大儿童健康知识与实践技能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从而有利于提高健康服务的执行效率。为此,同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了“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包括0-6岁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新生家庭访视、儿童体格健查、心里行为评估、中医药健康指导等。此外,节假日还会酌情增加门诊服务,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便利、优质的治疗服务,当好辖区居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尾图(无二维码).png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