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第十届岭南茶文化论坛成功举行 | 讲好广东茶故事,共促高质量发展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276
发表时间:2023-11-01


10月31日,第十届岭南茶文化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215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两个结合’下的岭南茶文化研究与传播”,会议特别邀请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兆林、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永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郑惠典等领导出席;参会人员有广东省茶叶管理部门领导、从事岭南茶文化研究的学者及科研人员及广东茶叶企业代表等。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广州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牟辽川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通过视频致辞。



据了解,本届岭南茶文化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自8月23日开展以来,历时1个半月,共收到会议论文32篇,经过形式审查、论文查重、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入选会议论文20篇。论坛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指导,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广东省茶文化研究会、广州市文化馆主办,并得到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峰开展《科技与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探讨》主题演讲。刘建峰回顾了广东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要提出充分利用广东地理环境优势,创新发展培育出具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让一个茶树品种发展出一个地方特色产品,使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成为重要的抓手。通过总结存在的问题,如科技融合发展创新不足、没有机械化、标准化支撑,成本高,品控差,品牌意识和保护力度远远不足,同时农业数据统计仍有优化空间,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议建立县级茶叶产业链“链长制”,充分用好推动和管理两只手,组织体系推动培育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发挥茶文化优势讲好广东茶故事,数字化赋能茶产业,全面促进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正高级经济师马力发表《文化为魂,夯实岭南茶产业“走出去”基础》主题演讲。马力详细比较分析了我国及广东省茶叶生产结构和贸易数据,认为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问题突出,茶叶出口国际份额低,茶企多为原料性出口,且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在文化认同方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接受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语言、生活喜好也不尽相同,除了受中国茶文化影响比较大的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外,其他国家较难接受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中国人的茶叶冲泡方式在国外大范围推广比较困难。提出需要坚持以文化为载体,夯实岭南茶产业“走出去”基础,要坚持打文化牌、健康牌,用中国茶文化去影响国外消费者,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审美标准的差异,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实行本土化营销,要讲外国人听得懂、能理解、可接纳的中国茶文化、查故事,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才能让岭南茶产业走出去。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带来《弘扬岭南茶文化的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林楚生认为,岭南茶文化具有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创新进取、开放兼容和重商主义思想,除了具备满足味觉需求,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增进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更是具有茶产业相辅相成、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推动茶叶品牌建设的实践意义。但目前岭南茶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仍然不够,一定程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容易忽视我省各地区地域文化差异等的问题。提出要推动岭南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全面、科学认识岭南茶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省茶产业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岭南茶文化相结合,真正做到“两个结合”。



王旭烽、郑新波、马中华分别就岭南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与健康管理、广府茶文化的理论与创新进行重点发言。


会上,郑惠典提出,目前对于我省茶叶产业的政府投入仍旧不够,地方分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要加强茶叶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充分了解如饶平凤凰茶、高鹤红茶等侨销茶的海外认知与消费习惯,针对性打造相应产品。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学习浙江安吉的发展经验,统筹规划好产业布局。



王兆林强调,岭南茶文化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创新,这是促使岭南茶文化研究、促进茶产业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实践的根本动力。丝绸和茶叶是历史上的主要贸易品,但目前我省茶叶出口的形势较为严峻,要进行深入反思与总结,努力挖掘好中国茶文化,让外国人再次爱上中国茶。



陈永昊作会议总结发言,影响世界格局的两次重要战争——鸦片战争、美国独立战争都是因茶而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茶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进行“茶叙外交”,茶产业是富民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岭南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促进岭南茶文化研究是意义重大的,我省关于茶文化的研究较多,但缺乏深入、连续性的研究,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广东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共同编纂《中国茶文化通史》。


尾图(无二维码).png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