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社区
白云区正成为广州市最安全稳定的区之一
文章出处:
作者:
阅读量:312
发表时间:2023-10-20


近年来,白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平安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的目标,不断推动全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治理创新亮点纷呈,网格化服务管理、扫黑除恶、两法衔接等多项工作多年保持全市第一,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平安白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白云区成为最安全稳定的区之一。


一、“352”筑牢平安基础

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多年连续下降,万人发案率全市最低


白云区坚持“向科技借力、向社会借力”,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强基础”上,探索建立起“352”社会治理工作法,通过“巧用人、管住楼、守住村”,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12年—2022年这十年来,全区常住人口增长130万,全区警情却下降了6万宗,实现“人口增长百万、警情下降六成”的治理成效。


截至2023年9月底,白云区人口已高达475万,案件类警情在近年来持续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同比再下降14.6%,特别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2.6%、“两抢”警情同比下降14.3%,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上升。


“352”工作法获得“2020—2022年度广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等中央媒体报道。



(一)通过“三管齐下”管好一栋楼。创新建立“楼栋长+电子门禁+联网视频”人屋管理机制,每栋楼配备1名楼栋长、1个全区统一管理的电子门禁、1支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的联网视频,从而发挥科技+人力双核效果,推行“楼栋长—网格员—社区民警”三级管理体系,落实做好出租屋日常巡查、信息登记和治安防控等工作,实现管好一栋楼,管住屋里的人。目前,全区出租屋、工厂企业等房屋全覆盖配备栋长14.09万名,11.06万栋出租屋100%安装电子门禁及联网视频。


(二)立足“五口视频”提升治理智慧。全覆盖推进“路口、村口、巷口、档口、门口”等重点部位视频升级建设,建立“一支专职视频监看队伍、一张岗位职责规范图、一份每日任务清单表、一套奖惩管理工作机制”视频应用工作法,建设区视频统一汇聚平台,将统一整合归档的数据赋能区城中村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等多个智慧应用,夯实治理数据支撑,实现对人员密集区域、重点场所、要害部位风险隐患的自动感知、预警防范、目标追踪等。目前,全区建立汇聚视频监控12.8万支,基本实现公共区域全覆盖,组建专职化视频监控队伍223人,确保视频建而能用。2022年,通过人脸预警抓获全国在逃人员68人,视频协助破刑事案件占比达79.14%,全市排名第一。2023年以来,全区通过视频协助破获刑事案件2372宗,破案率达到74.45%,全市第二名。


(三)筑牢“两道防线”强化治安防控。深化技防,全覆盖推行围院式管理,在48个城中村出入口设立道闸、车辆自动识别、智能高清前端等智能围蔽设施出入口572个,实时采集各类治安要素,将数据接入村社统一指挥平台,形成智慧互联防控体系。加强人防,建立最小应急单元3037个,组建治安联防队员9488人,创建48支城中村群防共治队伍,人数达1.33万人,广泛发动3.5万名“广州街坊”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面巡逻防控,设置社区防控岗位1136个,筑牢安保防线。


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

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群众“最多跑一地”


白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创新建立“4+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打造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和“云法调解”小程序,让群众实现矛盾纠纷“线上一站化解”“最多跑一地”,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2021年、2022年白云区民商事收案连续两年下降,诉源治理成效明显。2023年以来,源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276宗,万人信访量全市最低。



(一)“全方位”排查。改矛盾纠纷“坐等上门”为“主动发现”,创新建立“三捕三捉”弱信号打捞模式,通过“解纷平台捕、警情工单捕、线索舆情捕、网格‘巡查捉’、镇街村居‘定点捉’、部门‘专线捉’”的方式,坚持每天对警情和“12345”工单进行研判,实时关注上级交办、同级转办、情报预警和群众举报的线索,发动楼栋长、网格员、村居干部、社区民警和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每日巡,由职能部门定期对主管领域的矛盾纠纷进行滚动排查,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全方位收集。


(二)“一本账”管理。依托“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通过“横纵结合、数据汇集、共享整合”,实现全区矛盾纠纷“一本账”管理。横向,打通平台与市人民调解信息系统、区网格化指挥调度平台、区法院审判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建立实时可查、动态可感、历史可溯的矛盾纠纷“数据库”。纵向,在群众利用微信小程序自主反映矛盾纠纷的基础上,平台通过整合区矛调中心,部门、镇街、村居和各类调解组织排查的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量化管理。


(三)“一站式”化解。打造白云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开发“云法调解”微信小程序、建立部门镇街在线可视调解室、开设专项服务窗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线上一码通”。建强区、职能部门、镇街、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队伍,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交调委、商调委、婚调委等行业性调解委员会,整合律师、仲裁、人民调解等资源,采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和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措施,形成区—职能部门—镇街—村(社区)4级协调联动和N个调解组织共同参与的“4+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三、服务民生“有温度”

聚焦品质化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白云区聚焦民生关切、提升民生福祉,聚焦网格化“贴身”服务、社会心理“暖心”服务、来穗人员“贴心”服务,着力提升服务品质,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服务力量进网格,做好网格化“贴身”服务。白云区按照“每格300-500户”标准科学划分综合网格3454个,创新建立白云区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推动“人屋车场网”、重点人群、实有力量等数据上图入格,实现“一张图”知格内事、“一张网”高效运作。并率先完成网格员专职化,创新建立“1+1+5+N”[1]网格服务团队,压实网格员对格内“人、屋、事”三清责任,组建网格长队伍1102人、综合网格员队伍3454人、网格“五长”队伍1.7万人,志愿者队伍43.6万人,全面凝聚网格多元共治合力,今年以来,共处置各类网格事件16.8万件。在3454个网格全覆盖组建网格微信服务群,推动网格员、家庭医生、检察官全面入格“贴身服务”,入群群众可随时反映困难诉求,实现零距离沟通,目前已发动208万群众入群。打造“白云网格”小程序,为群众提供上报反映问题线索的“一站式”平台,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心理服务体系,做好社会心理“暖心”服务。白云区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民生实事来抓,打造了“区—镇街—村居”三级心理服务平台,和“白云心理”公众号、“白云区居民心理关爱驿站”“白云树洞”小程序、“心语”青少年心理知识宣传平台,实现了24个镇街第三方社会心理专业化服务全覆盖,镇街社会心理服务站实体化运作100%,中小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有率达100%,心理咨询师覆盖网格微信群100%,构建起“线上发布心声及专业心理纾解+线下镇街社会心理服务站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的心理服务体系,2023年以来,共完成心理疏导个案1442人次、心理危机干预个案215个,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三)聚焦便民利民惠民,做好来穗人员“贴心”服务。白云区以提升来穗人员归属感、获得感为目标,始终为来穗人员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服务,打响“乐融白云”来穗人员融合品牌,优化来穗人员居住证办理、积分入户入学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办事流程,坚决做到咨询一次讲清、材料一次收清、内容一次审清、手续一次办清,实现窗口业务“一次排队、一次办结”。针对不同服务群体,优化便民服务方式,主动提供预约、延时、错时和上门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等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为群众办事提供优质服务。2023年以来,办理居住证业务超35万张;帮助3576名来穗人员通过积分制方式入户广州,为3360人获得积分制入学资格,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逐年提升。开展“乐融白云”常态化关爱活动406场次,惠及5.9万人次,开展政策法规宣讲436场次、入户宣传85万户。


下一步,白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全面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域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建设、全力提速优化服务管理水平,推动白云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白云、法治白云,努力为白云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首页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
湾区九市
镇街社区
社区品牌
身边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