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得以有效进行的强基之本。一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将心理健康服务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中,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实事来抓。目前,白云区实现了24个镇街第三方社会心理专业化服务全覆盖。随着今年7月白云树洞微信小程序的上线,以及白云树洞社会心理公益团的组建,白云区构建起“线上发布心声及专业心理疏导+线下镇街社会心理服务站心理疏导及危机干预”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将今年以来白云区镇街社会心理服务站心理干预的部分优秀案例整理成篇,以期读者能从中收获一二,更好地以健康、积极的心态生活、
9月,开学季。然而,却有学生因为害怕被学校老师批评对回校上课产生了抗拒。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家住白云区江高镇的四年级小学生小明(化名)也曾有同样的遭遇,幸好,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小明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遂求助于江高镇社会心理服务站,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帮助下,小明重新建立了信心,在母亲的支持下,勇敢地与校方反映了情况,从而释放了心中压力,让问题得以解决。
母亲的求助:外向的孩子为何心事重重
2023年4月,江高镇社会心理服务站心理咨询师王培凌接到案主小明母亲的心理热线求助。咨询师倾听母亲的担忧,安抚其母亲的情绪,初步了解到今年10岁的小明性格外向,有同辈好友,在校表现良好,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课,但最近一个月却经常心事重重,偶尔还会无缘故的哭泣,睡眠质量差,甚至连去学校上课都有抗拒。
心理师介入:运用短期焦点法调动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随后的现场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首先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了解到导致小明变化的原因是上四年级之后,班上换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但该老师在课堂上对同学的批评过于严厉,小明由此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做其他事情的兴趣、很讨厌上语文课,甚至出现了泛化,连上学都开始抗拒了。
在倾听中,咨询师发现小明一直试图压抑情绪,表现出愤怒+悲伤+痛苦等多复合情绪。于是,咨询师给予小明发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小明哭完后,情绪得到平复。
咨询师全面评估小明的情况后,运用短期焦点解决治疗来进行进一步的会谈。在会谈中,小明一直表现出此事已无法解决的心态,经过咨询师反复沟通,才逐渐敞开心扉。找到问题的关键后,咨询师向小明和母亲布置了四项家庭作业,包括允许母亲用温和的态度和语言与校方沟通;无论老师说什么,母亲都要绝对站在小明这一边;鼓励小明勇敢地再找老师谈话;母亲多用语言和肢体向孩子传递“我很在乎你的感受”,让小明觉得自己背后是有力量支撑的。
在后续的家庭作业中,校长找了小明谈话,小明虽感害怕,但把自己心中的话说了出来,觉得轻松多了。咨询师在会谈中肯定了小明的行为,让小明很受鼓励。在回访中,小明不再害怕上语文老师的课,睡眠和社交也已恢复正常。母亲也反馈小明的语文成绩提高了不少。
【案例总结】
在此案中,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短期焦点解决法,和小明建立平等合作的同行者关系,让小明感受得到她并非一个人在苦苦寻求方法,运用例外式问句、应对式问句等带领小明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相信小明自己有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要看得见小明的家庭支持系统,运用家庭会谈的形式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小明的母亲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好地和校方进行沟通,也促使小明有信心地去尝试做出改变,小明的学习生活恢复正常。
王培凌认为,对于儿童青少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他们周边的资源,还要相信他们自己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要有耐心,有效倾听他们抗拒的语言和负面情绪背后的真切需求,让儿童青少年真正感受到咨询师是同理和支持他们的。
【温馨提醒】
“白云心理”微信公众号、“白云树洞”微信小程序是白云区政法委、区卫生健康局针对辖区居民开发的提供精神、心理健康科普相关资讯及健康测评的线上平台,当出现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扰时,除了到就近的社会心理服务站求助心理咨询师,各位家长、当事人还可以在“白云树洞”微信小程序发布心声和求助,后台工作人员会及时地将求助转介给白云树洞社会心理公益团的专业心理师,由他们进行专业答复。
据统计,目前白云树洞微信小程序累计注册会员达188777人,跟进解决求助问题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