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16日上午,荔湾区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碑记广场举办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帮帮看家”信息无障碍服务项目总结会暨“我是党代表,为民办实事”党代表进社区活动。该活动旨在擦亮荔湾区“党旗红”品牌,带动各级党代表进社区履职尽责,推动残疾人保障和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观看了“帮帮看家”信息无障碍服务项目视频短片以及中残联有关领导为“帮帮看家”信息无障碍服务项目所作的讲话视频,向优秀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团体颁发了感谢状。省、市、区三级党代表还开展了“我是党代表,为民办实事”党代表进社区活动,省党代表马楠进行了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宣讲,市党代表张倩昕同志、区党代表开展了名医名匠服务群众活动,深受周边群众、基层干部、来访游客的欢迎。省残联、市残联领导以及区领导,区委组织部、区残联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视力残疾人代表、志愿者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党建带残建,增添助残“新能量”
“厨房小宝!”“主人我在。”“煲汤模式。”“好的,开始煲汤。”话音刚落,智能电饭煲就启动了“煲汤模式”。这一段充满未来感的对话,目前就出现在视障人士家中。视障人士坐在沙发上,通过语音唤醒家中的智能电饭煲,不到30分钟,一锅香喷喷的靓汤就煲好了。这就是经市党代表张倩昕建议,由荔湾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的荔湾区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帮帮看家”信息无障碍项目。通过为视力残疾人家庭配备语音电饭煲、空调遥控器等高科技产品,使残疾人家居科技化、智能化、语音化,用技术手段为视障人士消除数字鸿沟。目前,全区380户视力残疾家庭已在该项目中受惠。
“感谢政府对我们盲人的关心和资助,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自己操作电器了,不用再担心一个人在家了!”活动现场,一名受助视力残疾人代表在发表感言时连声道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荔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建带群建,积极探索党建带残建新路径,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实施“帮帮看家”信息无障碍项目,还结合“双微”行动,启动了“助力扶残助残·圆梦微心愿”活动,荔湾区委组织部、区残联面向全区残疾人收集微心愿,充分满足残疾人朋友个性化需求。目前,已在6条街道开展了圆梦行动。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我是城市美容师”活动,组织残疾人进社区参与卫生清理工作;打造“励志讲师团”,组织有理论基础的残疾人到康复机构讲党史、上党课,重燃生活热情;拍摄“残疾人微电影”,展现各领域涌现的优秀残疾人代表风采。通过一系列党建带残建活动,不断释放爱残助残的正能量,让党的关怀和温暖惠及更多残疾人。
党代表履职,凝聚为民“向心力”
党代表作为维系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纽带,要切实增强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带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听民意、知民心、解民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以来,荔湾区委以街道、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站)和个人党代表工作室为主阵地,在全区深入开展“我是党代表,为民办实事”主题活动,组织各级党代表到挂点街道、社区开展“五个带头”活动,即带头学习宣讲、带头驻室(站)接待、带头走访调研、带头为民服务、带头基层治理等,通过进社区履职,党代表倾听基层声音,办好民生实事,谱写发展篇章。
活动中,省党代表马楠同志带头开展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讲,分享了她参加省党代会的体会感悟,围绕本职工作谈对省党代会精神的理解,提出要在基层文博岗位上刻苦钻研,在历史文化传承、城市记忆守护、人民乡愁维系等方面守正创新,保护和传承好岭南文化,落实省党代会报告的目标任务。在日常工作中,马楠同志认真履行党代表职责,以党建引领文化事业发展,将文化事业与民生实事相融合。“我所在的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博物馆职能,努力做好收藏研究、展览策划、社会教育、公共服务等各项工作。‘百场粤剧精品进粤博项目’还纳入了今年的民生实事工程。”
“作为一名党代表、一名盲协主席,我时刻牢记着我们残疾人朋友的精准化需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通过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朋友的生活。”作为“帮帮看家”项目的发起人和推动者,市党代表张倩昕同志在本次活动上开设了盲人按摩和盲人咖啡摊位。而长期以来,她在服务残疾群众的路上矢志不渝,积极探索“党建+公益”服务模式,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关注残疾人的无障碍生活,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扶残助残。就在今年夏天,她组织荔湾区大批党员社工、志愿者走遍荔湾的街巷,带上智能语音电饭煲、智能遥控管家、语音电水壶,将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视力残疾人手中,服务时长达2036小时、服务479人次。
来自区卫生健康系统的区党代表孙振全、何敏、葛小苏3位同志作为耳鼻喉、骨伤、中医方面的专家,携其团队到活动现场开展名医名匠服务群众活动,为周边前来的基层群众提供耳鼻喉、骨伤、中医等方面的健康咨询,帮助解决基层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耳鸣、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常见问题。针对本次活动现场视障人士较多的情况,党代表还带来了眼科医生为视障人士提供相应的义诊、咨询和引导服务。3位党代表还运用专业知识,向现场的残疾人朋友及周边居民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增强群众关爱健康的意识,向群众送健康、送温暖。
省、市、区三级党代表将积极落实“一个定位,两个引擎,三大定位”发展思路,以“五个带头”常态化履职,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和服务群众的作用,已成为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紧密纽带,推动荔湾率先建设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区的重要力量。
党建惠民生,画好党群“同心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荔湾区注重党建惠民生、党建带群建,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一系列民生实事,形成了“百梯万人”党旗红、“暖心惠民”党旗红系列党建品牌,推动解决旧楼宇加装电梯、老城市新活力提升、供电配套设施建设、垃圾分类、黑臭水体剿灭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特别是今年,荔湾区坚持以党建促项目、以项目抓党建,继续擦亮荔湾“党旗红”品牌,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科工信局、区民政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水务局等单位,共同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党旗红四大惠民工程,即“十站百桩”充电设施建设工程、“百社百站”颐康服务站建设工程、“千巷蝶变”市容环境提升工程和“万家甘泉”用水设施改造工程。
截至2022年8月底,“十站百桩”方面,已在建或申报备案的有12座站78个桩,预计年底前能突破“十站百桩”任务数。“百社百站”项目方面,已确认选址的颐康服务站125个,覆盖136个社区,在建颐康服务站63个,覆盖69个社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颐康服务站62个,覆盖67个社区。“千巷蝶变”项目方面,组织报到党员、机关下沉干部、志愿者队伍进社区、下千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优化整治行动,清洗路面、背街小巷千余条,并完成4座公厕改造工作,稳步推进5个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工作。“万家甘泉”项目方面,已摸查全区13500户人家用水设施,其中8271户可实施改造,5229户不具备施工条件或正在协调中,5703户已进场施工,3390户已完成立管铺设工作。
荔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用电、用水、养老、市容环境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十百千万”党旗红四大惠民工程,极大地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王雯哲